-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3:25 点击次数:74
老覃前天在“覃仕勇说史”发布文章,讲周磐任35军5师师长时办随营学校,启用黄公略为校长,并任命其带来的党员贺国中、黄纯一为教育长、大队长,黄公略对此惊叹不已。
老覃昨日文章提及,1928年6月19日,彭德怀与周磐抵平江城,随之独立第5师1、2、3团全体进驻该地。
彭德怀于平江稳固地位后,蓄意将全团关键岗位及主力营、连的指挥权,紧紧抓在自己手中。
他首先委任邓萍担任1团团部的书记官,随后,又迅速提拔张荣生为传令排的排长。
接着,持续对周磐施加影响,促其任命黄公略兼任3团3营营长,并安排黄纯一进入1团3营,担任9连连长一职。
这样,自己既掌控了1团主要营、连的指挥权,又获得了3团3营的兵权,为将来的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老覃提及,彭德怀在诗中明志,写下“利用周磐办随校,谨慎争取两年时”,以此表达他计划在两年内发动起义的决心,黄公略对此惊叹不已。
然而,仅仅入驻平江一个月后,局势便发生了转变。
1928年7月18日,2营营长陈鹏飞焦急告知彭德怀,其亲戚自长沙来平江,称目睹共产党机关被破坏,被捕者携黄公略校长亲笔通行证,笔迹已被师长周磐辨认出。
陈鹏飞焦急万分地催促道:“石穿,务必尽快设法告知黄公略,令其即刻逃离,以避免遭遇不测。”
彭德怀闻言大惊,意识到事态严峻,处理不当恐危及黄公略性命,自己与邓萍、李灿、张荣生等亦难脱险,更可能致使整个起义计划失败。
他紧握陈鹏飞的手,感激道:“谢谢你提供的重要情报,我先代表公略向你致谢!”
陈鹏飞心急如焚道:“石穿,黄公略乃我挚友,只要能救他,我唯你是从,快想办法!”
彭德怀沉默后,立刻前往平江县电报局,查看安插在长沙的密探陈玉成是否传来相关电报。
陈玉成,周磐马弁,亦是彭德怀“救贫会”旧会员,收到密码电报,内容与陈鹏飞报告相符,并警示周磐欲捕黄公略、黄纯一、贺国中。另,鲁涤平疑彭德怀荐黄公略为共产党。
彭德怀不停地顿着脚,显得焦急万分。
急忙赶回团部,邓萍前来报告:“省委已派滕代远特派员抵达!”
得知省委派人前来,彭德怀顿感有了依靠,心绪安定下来,随即吩咐邓萍通知全团党员,定于当晚在医院集合开会。
当晚,会议出席者包括彭德怀、邓萍、张荣生、黄纯一、李灿、李光、李力,还有省特派员滕代远等人。
彭德怀言简意赅地传达了陈玉成电报中的要点,随即组织众人围绕电报内容展开讨论,共同商议应对之策。
众人闻言,面面相觑,神色皆变。
滕代远此行旨在传达《中央关于湘鄂赣总暴动及平江问题的决议》精神,剖析政治、阶级及斗争形势,并据此制定起义的具体计划。
他认为,既然黄公略、黄纯一、贺国中身份已暴露,应速令他们逃离,并从队伍中清除,以解当前危机,继续筹备起义,待时机与准备皆成熟后再行动。
彭德怀深知黄公略乃起义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,若过早调离,必将严重影响后续行动,内心深感不舍。
再者,陈玉成电文中提及,湖南省主席鲁涤平疑彭德怀荐黄公略为共党,且二人形影不离,又如何能将黄公略等人从军中“分离”出去?
因此,他的头部不停地左右摆动,动作之快,犹如一个被快速拨动的拨浪鼓,显得极为夸张。
他言道:“黄公略既已曝光,我彭德怀料想自己也难以隐匿,我辈及一团全体,恐均遭疑。此刻,唯有迅速决断,即刻起义!”
众人听后,纷纷发表意见,一致认为此乃最佳方案,再无更佳选择。
最终,众人确定起义日期为7月22日,并迅速将此决定传达给了黄公略等相关人士。
为争取起义缓冲,彭德怀以李慧根副师长之名密电周磐:“砥公师座,巧电收悉。三人已遵令逮捕,并移交平江,请勿挂念。”
彭德怀认为,电报发送后,能让周磐暂且安心,自己也能稍感宽慰。
20日晚,3团团长刘济仁愤怒致电石穿,称黄公略以闹饷为由,杀害其侄子并率部逃往献钟南山。要求石穿控制黄公略及哗变部队,否则将追究其责任。
黄公略未打招呼便提前发起了起义,这着实出人意料!
彭德怀骤感震惊,当即想到:时不我待,必须即刻起义!
接着思考,既已定下22日起义,此刻即刻行动是否显得过于匆忙?
经过深思熟虑,我决定召集全体党员召开会议,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共同商讨问题。